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://mip.yyk.99.com.cn/fengtai/68389/ 年,阴差阳错地参加了一个读书会,读书会每学期研读一本经典,正赶上大家阅读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。这本书是帝制中国,儒家士子参加科考的必读经典,朋友们读的仔细,忠实原典,不可避免地要去了解与之类似的历史文化知识,尤其先秦两汉史实。 为配合阅读和充实笔记,我随即开始通览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尚书》等先秦典籍。在阅读过程中,“陇州”两个字频繁跳进眼帘,故乡为周秦故地,载之古史,应属正常,但更加奇妙的事情发生在之后。我很惊奇地察现,先秦典籍,尤其儒家典籍记载的诸多礼仪风俗和相关故事,大多可以在我的故乡找到相似例子。两千年前的事,居然在两千年后的世界留下了影子,古今遥相呼应,这种感觉不仅美妙,甚至神奇。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注目故乡文化本身,并开始有意识地追索这些文化的源头,那时心里有好多疑问,故乡这些文化是从哪里来的?存在了多久?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吗?心里有太多解不开的谜团,因此痛定思痛转身研究古史,故乡就是古史的舞台。 过程很奇幻,当我从战国《侯马盟书》中看到“禹步”的概念,自然而然联想到了村子里女巫跳的那种舞步;当我在隋唐史典籍中发现昭武九姓的粟特人,以及他们带来的龟兹乐时,想到了村里的唢呐匠;当我在《周礼》中读到“出征执有事,反释奠于学”时,联想到了村里的社火每年的祭祀礼仪······凡此种种,事例不一而足。 读的是两千年前的故事,脑海里跳出来的却是两千年后的画面,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偶然,应该为某种必然。于是,我又自修民俗学,最终确定,故乡那些“老土”的文化和两千年前的文明的确渊源有自,或者说,故乡那些让我司空见惯的物事,其实已经流传积淀两千余年。这样的发现让我非常振奋,我确信“陇州”是独一无二的,故乡是独一无二的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p/pgsp/5144.html |